《常用法律案例分析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

发布日期:2022-12-13 09:43:28

课程思政教学设计(教案)


一、课   程 概 况

课程名称

常用法律案例分析

所属学校

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

授课章节

第十二讲 第一节 如实告知义务

授课人

王卫国

授课对象

全校各专业学生

使用教材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》

二、学   情 分 析

学生知识

经验分析

学生们来自不同的专业,年龄分布和生活阅历各不相同,且没有先导性专业知识储备,但是本章节涉及的内容并不陌生,生活中常见,一般在常识性认知水平。  

学生学习

能力分析

学生们总体“乐于探索、喜欢挑战、自觉性良好”,课堂参与度较高,但是法律体系尚未完整建构,缺乏保险案件的法理分析能力,初步具备结合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
学生思想

状况分析

对相关法律知识有一定认识,并将知识转化为内驱力,法治思辨能力得到提升,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,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,培养学生新时代的法治思维。

三、教   学 内 容

课堂教学

目标

(一)知识目标:

1. 了解如实告知的概念;

2. 熟悉《保险法》关于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定;

3. 掌握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。

(二)能力目标:

1. 通过如实告知义务的应用,进一步提高调查投保人是否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的能力;

2. 通过《保险法》对违反如实告知义务需要承担后果的规定,进一步提高反保险诈骗的能力。

(三)价值目标:

通过“如实告知义务”的学习,引导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,不讲诚信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。

教学知识点

1.   如实告知义务的概念;

2.   如实告知义务的主体;

3.如实告知义务的内容;

4.如实告知义务的方式;

5.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后果;

6.带病投保问题研究。

思政资源

1. 丰富的思政元素。“诚信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准则,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,通过“如实告知义务”的学习,倡导公序良俗,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诚实做人、诚信做事的道德自觉性。

2. 科学的法治思维。通过对带病投保这种典型保险诈骗案件的法理分析,进一步提高保险人的投保环节和理赔环节重要性的认识,案例分析具有司法价值导向,提升法治的公信力,使学生明辨是非,增强法治思维;

3. 扎实的实践能力。通过开展课堂辩论学习,引发共鸣,增强认知,把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,进一步提高学生处理保险案件的实践能力,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它、领悟它,择善而行,向上向善。

四、教学方法与手段

教学方法

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“案例教学法”、“互动教学法”、“问题导向法”等教学方法。

教学手段

幻灯片、视频、图片

五、教学过程设计

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

专业知识与思政的融合

1. 课前准备。预习慕课《保险法》的相关知识。

2. 知识回顾。回顾上节课讲授的内容,最大诚信原则的意义和内容。

3. 知识讲解。讲解如实告知义务的概念、内容、形式、违反后的后果、不可抗辩条款等。

4. 分析案例。观看案例《投保15天死亡,保险赔不赔?》结合本节课要讲的内容,让学生进行思考;

5. 采用“问题导向法”,启发学生思考合同撤销权与合同解除权竞合时如何处理?;

6. 采用“互动教学法”,师生之间互动,学生之间互动,深入研究问题。

7. 采用类案研究法,引导学生到“中国裁判文书网”上查询相关案例100个,然后分别进行研究,得出此类案件的裁判规则。

1、布置预习单,搭建知识框架,开展线上自学,拓展混合式教学新模式,增强学生的法治思维;

2、通过课堂反思,引导学生主动思考,强化诚信的意识;

3. 通过课堂讲授,让学生掌握知识,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,构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。

4.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辩论的形式,培养学生法治思辨能力。

调研选题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注:本教案是一节课的教案。


关联阅读